《詩中的詩中“檣櫓灰飛煙滅”:千古豪情》
“大江東去,浪淘盡,櫓灰千古風流人物。飛煙故壘西邊,滅千人道是古豪,三國周郎赤壁。詩中亂石穿空,櫓灰驚濤拍岸,飛煙卷起千堆雪。滅千江山如畫,古豪一時多少豪杰。詩中遙想公瑾當年,櫓灰小喬初嫁了,飛煙雄姿英發(fā)。滅千羽扇綸巾,古豪談笑間,檣櫓灰飛煙滅?!碧K軾的這首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中的“檣櫓灰飛煙滅”,宛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,將千古豪情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一、歷史中的赤壁之戰(zhàn)與豪情
赤壁之戰(zhàn),是三國時期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(zhàn)役。曹操率領著號稱八十萬的大軍南下,妄圖一舉統(tǒng)一江南。而東吳的周瑜,年僅三十多歲,卻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膽識。他面對強敵,毫不畏懼。在這場戰(zhàn)役中,周瑜精心謀劃,利用東南風的天時,以及長江天險的地利,巧妙地采用火攻戰(zhàn)術。當大火借著風勢在曹軍的戰(zhàn)艦上熊熊燃燒時,曹操那看似不可一世的龐大艦隊瞬間檣櫓灰飛煙滅。這不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,更是一種豪情的彰顯。周瑜以少勝多,他的豪情在于對自己軍事策略的自信,在于敢于挑戰(zhàn)強大的對手。
二、詩詞中的豪情表達
蘇軾在詞中描繪出這一場景,更是將這種豪情進行了升華?!罢勑﹂g”三個字,把周瑜的從容淡定刻畫得入木三分。他不需要聲嘶力竭地指揮戰(zhàn)斗,不需要大動干戈地拼死搏斗,僅僅是在談笑之間,就將曹操的大軍打得落花流水。這種豪情是經(jīng)過歲月沉淀后的一種敬仰與向往。蘇軾自己一生坎坷,他在仕途上歷經(jīng)波折,然而他心中依然有著對英雄的崇敬。他看到赤壁古戰(zhàn)場,想起周瑜的壯舉,心中的豪情被激發(fā)出來。他借周瑜的故事,表達自己對英雄業(yè)績的向往,也在抒發(fā)自己壯志未酬的情懷。
在文學的長河中,“檣櫓灰飛煙滅”成為了千古豪情的象征。它激勵著無數(shù)的仁人志士,在面對困難和挑戰(zhàn)時,要像周瑜一樣充滿自信,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去戰(zhàn)勝一切。無論是在歷史的舞臺上,還是在文學的世界里,這種豪情都將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芒。